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欢迎您!

中国化学会201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工作会议纪要

来源:    发表时间: 2011-07-14 00:00:00

中国化学会201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工作会议纪要
(2011年4月24日 广西 北海市)

    中国化学会201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工作会议于2011年4月20~24日在广西北海市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和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和竞赛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及邀请的部分中学化学教师和校长。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化学会顾问习复研究员、副秘书长方智、刘正平教授、全国竞赛委员会主任段连运教授、委员吴国庆教授及学会办公室领导和主管竞赛工作同志,到会代表共76名。
    吴国庆教授和副秘书长刘正平教授主持了会议开、闭幕式。
    习复研究员向会议致辞,他回顾了20多年来化学竞赛发展的过程,竞赛活动在学会的领导下得到巩固和发展,她的作用和成绩受到各界的认可。教育部等五部委文件着力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育公平,提出对高考中加分项目和加分管理实施政策的调整,虽然对竞赛活动有一定影响,从长远看,是积极的,同时要根据文件精神,着眼大局,积极进取,开拓竞赛工作的新局面。学科竞赛为大学招生提供了优秀生源,得到大学的关注和欢迎。期望代表充分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竞赛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
    会议期间,对竞赛活动的现状,改革的措施,操作程序,进行了充分的酝酿和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思路和办法。就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形成的一致意见归纳如下:
一、近年来竞赛工作情况
    段连运教授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化学竞赛工作。他认为,从总体上看,成绩与问题同在,
希望与挑战并存。竞赛较好地体现了普及功能、培育资优学生的思路、途径、机制和方法。从1987年开始,我国共派出92名中学生参加了23届国际竞赛,获金、银、铜牌分别为67、21和4枚。这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近年来,中国化学会和全国化学竞赛委员会始终不渝地加强竞赛的组织工作和规范化管理。制定了3个文件,认真落实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初赛考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评卷质量提高,投诉减少。
报告总结了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的三个阶段。向与会代表汇报了初赛一等奖名额分配及评定原则和获奖数逐年增加的情况。特别说明了近几年选拔赛(第三阶段)的实施细则、入选标准、工作程序等。
    报告对五部委关于调整高等学校招生保送政策出台后如何推进化学竞赛持续健康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希望加深对调整保送生政策的理解,以积极的态度,做好过渡期的工作,并预设过渡期后的方案,促进化学竞赛平稳过渡,健康发展。
    报告介绍了我国化学教育发展现状,从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层面阐述了对正在推荐的教育质量工程的理解。化学竞赛必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考虑和设计各个环节的思路和方案。
化学竞赛要继往开来,适应形势的变化,调动学校、学生、教师、教育部门等多方积极性,集思广益,研究出新思路,策划出新办法。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和管理。要做些学术研究,改善命题工作。
  
一、五部委文件对竞赛活动的影响和调整及建议
会议期间代表们就五部委文件进行了热烈充分的讨论,考虑到文件的执行条件和时间
节点,会议研讨的重心形成过渡期间(2013年前)的举措和过渡期间后两个阶段。对前者竞赛活动提出了具体措施,对2013年后活动提出了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第一、   五部委文件对竞赛活动的影响
1、  部分代表主要担心,“五部委文件”对竞赛规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有些省市中
学今年的竞赛报名情况看出,学生明显减少,家长和学校的热情明显下降,目前有学校已取消理科班。
2、  有代表认为短期有影响,但长期看好,这种影响不会太大,是暂时现象。理由是20
多年来竞赛在普及化学知识、发现和选拔培养热爱化学的优秀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实看到很多凯子真的喜欢和热爱化学,他不管是否保送,都会积极参加竞赛。
3、  高校争取优秀生源的工作力度越来越大,竞赛为高校培养输送了一批热爱化学的优
秀生源,参加竞赛获奖学生一直受到高校的关注和欢迎。即使政策调整,高校自主招生的实行,这种动力仍对学生、家长和学校具有吸引力。
五部委文件时国家在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不是评估竞赛活动,而是对参赛学生的高
考加分政策的严肃性做了规范和提出了竞赛的强化管理。
第二、   竞赛活动在过渡期后的研讨
(一)   过渡期间竞赛活动的调整
1、  适当降低初赛试题难度,保证区分度,增加基础知识权重,与高考适度仙界,为今后竞赛打基础。
2、  初赛奖励名额问题。目前的竞赛获奖人数与参赛人数的比例偏低,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足1%,获奖几率不协调,学生投入与回报不对称,造成学生对化学竞赛缺乏信心。基于上述原因,在过渡期间,建议中国化学会将向中国科协尽力争取初赛一等奖名额,以提高化学竞赛的威望和影响。
3、  部分代表,建议将初赛时间适当提前,以便腾出时间,为学生参加高考提供便利和准备。中国化学会竞赛核心组综合了代表意见,原则上对代表意见给予肯定。初赛时间由于涉及学生组织、场地条件等较多因素,故时间维持不变,但各地阅卷和竞赛获奖审核与协调时间应缩短。决赛时间调整到2011年12月上旬。
4、  逐步扩大决赛规模,增加决赛名额。在中国化学会竞赛核心组汇总代表讨论意见后,综合考虑后建议本届决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30%。是否增加奖励名额,用于奖励竞赛成绩比较好的或初赛参赛人数较多的省市自治区,具体标准将根据情况在赛前决定。
5、  关于增加集训队名额的问题,将根据新的形势,制定相应的措施后,调整集训队人数。
 
(二)过渡后竞赛活动的建议
1、竞赛活动面对国家新政,在新形势下要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竞赛的群众基础和教师基础,化学竞赛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就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过渡期后,原有的化学竞赛章程、实施细则、考试基本要求(大纲)等相关文件已不E适用之后的竞赛活动。需要进一步修订。为过渡期后的化学竞赛活动做好准备。
2、关于决赛是否取消实验考试,是本次会议争论的议题之一。有三种建议:1)取消实验考试,因为化学是实验科学,且在国际竞赛中化学试验是薄弱环节,更严重的是一些学校已经忽视了实验教学,竞赛的诱导效应巨大,不能低估取消试验的影响。但提出两种方案:其一:保持原方式但权重适当减少(由原来的40%降到30%),其二:只在冬令营理论分数达到一定分数线的选手中考实验。
人数增加、规模扩大,必然给承办单位带来很多困难,特别是实验考试负担大,按照现行的决赛实验考试方案,将难以承担。建议通过减少实验考试内容来减轻承办单位的压力,适当降低实验的权重。
上述3种意见仍存在较大分歧,留待下一次工作会议集中解决。
3、过渡期后有关增加初赛、决赛奖励名额,会议建议中国化学会将向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呼吁增加初赛、决赛两个阶段的名额。届时将根据中国科协或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在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将初赛一等奖的获奖总人数达到1200人左右,决赛增加到300人左右。
4、有关过渡期后获奖名额的分配问题,与会者基本认同采取“固定升级奖励基数+浮动奖励名额”的分配模式。即现有名额分配方式不变,将名额增加的部分按照各地参赛学生的成绩优劣实行奖励的办法。但在奖励的方式上主要提出两种不同的建议:1)以前3年或5年的成绩数据为基础;2)按“成绩+参赛人数考虑奖励名额”。
 
三、本次会议达成一致意见和中国化学会决定的事宜
1、今年初赛时间不变。决定第25届化学竞赛初赛于2011年9月11日举行。为缩短公布一等奖学生的时间,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代表承诺:在初赛后于9月25日前,提交一等奖候选学生名单和试卷(新疆、内蒙、云南边远地区可适当延后)。
2、决赛时间提前到竞赛年度的12月中旬左右举办,规模适当扩大。
3、竞赛核心组尊重代表意见,决定从本届开始在今后的决赛期间召开命题研讨会,讨论有关竞赛学术问题和及时修订、调整竞赛基本要求。
    本届竞赛工作会议讨论的内容,经归纳、汇总形成会议纪要。对已决定事宜,本届竞赛中开始执行,对尚未达成统一意见的事宜,在下届竞赛工作会议期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