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院士后备人才托举计划项目总结
来源: 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 发表时间: 2018-04-18 00:00:00
2017年按照《湖南省科协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合同书》及相关管理规定组织实施项目,院士后备人才托举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科技成果评价、组织和参加学术会议、编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等内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科技成果方面:
- 2017年度在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等SC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
- “硫化铜矿伴生金属钼铼综合回收新技术与产业化”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
- 领衔完成的“自溶剂法黄药及其衍生物的绿色制备新技术”项目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由孙传尧院士担任组长的专家组认为,项目成果属国际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 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第三版)》并担任选矿药剂分支主编;已着手撰写学术专著《矿用化学品产品工程学》,预计2018年完成。
- “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微界面化学与多尺度模拟方法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774329)立项支持,直接经费60万元;
- “锰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获长沙市2017年度落实“创新33条”政策第二批科技计划(编号:kc1702039)立项支持,专项经费100万元。
学术活动方面:
- 参与组织了2017中国矿物加工大会,担任选矿药剂分会场主席,并作“浮选药剂合成化学”专题报告;
- 参加2017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被选为中国化工学会理事;
- 参与组织了中部四省化学化工学会 2017年学术年会,并作题为“黄药及其衍生物的绿色合成技术与产业化”的专题报告;
- 参加2017年度湖南省石油学会年会,以通讯作者撰写的学术论文“改性X油起泡剂的合成”获论文评比一等奖。
经济效益:本项目无直接经济效益,但项目中所完成的“自溶剂法黄药及其衍生物的绿色制备新技术”项目科技成果,可新增产值8325.0万元/年,新增利润1144.9万元/年。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自溶剂法黄药及其衍生物的绿色制备新技术”项目,与传统混捏机法相比,二硫化碳溶剂法黄药合成新技术产品质量好,收率高,生产成本低,而且生产过程采用密闭连续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彻底改变了混捏机敞开式的生产方式,显著减少二硫化碳等有机物排放,避免了二硫化碳等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基本上消除了黄药异味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影响:项目运行支持了托举对象的发展,促进了科技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提升了湖南省化学化工领域内矿用化学品产品工程学学科在国内、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通过组织召开或参与学术会议,提升了托举对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承担单位建立了专门的人才托举网站,通过网络对外宣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硫化铜矿伴生金属钼铼综合回收新技术与产业化”与“自溶剂法黄药及其衍生物的绿色制备新技术”项目获得科技奖励或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后,社会反响良好,国内多家单位前来商谈技术推广与合作。